2022年3月,公管学院教工二支部与五角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签约共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初,公管学院教工二支部与五角场街道党建办及党群服务中心再度多次协商,确定了2023年度社会实践教学的系列安排。2023年2月28日,支部党员及公管学科学生共计20余人考察了国定支路睦邻街区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成果。
公管二支部师生首先考察了国定支路的党群微空间。五角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张域一边带领大家参观各类微空间设计,一边详细讲解党群微空间及睦邻社区建设的由来。2021年,五角场街道对国定支路沿街公共设施进行了规范与提升,打造党群服务微空间,注入党群服务元素,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扩大“睦邻门”辐射效应,深化“睦邻街区”内涵为出发点,将大学路、睦邻门、创智农园等网红地标串联起来,形成从大学路到国定支路的党建之路。
居民区以私人居住空间为主,居民区外以商业空间为主,原本社区缺乏公共空间的规划,社区自发的休闲与人际交往缺乏便利的公共空间支撑,以往只能是房前屋后的剩余空地围坐,五角场街道结合环境整治,有效利用原有废弃的空间如岗亭、仓储室等,改造成温馨时尚的微空间,给社区及周边人群的休闲与人际交往提供了有力支撑,显著改善了社区公共空间的面貌。
接下来,师生一起进入国定一居委社区,移步睦邻门。国定一居委支部书记陈文芳作为睦邻门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睦邻门的由来。五角场街道辖区内的两个小区只有一墙之隔,一边是2006年建成的高档商品房社区创智坊,环境整洁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社区内集聚了睦邻中心、创智农园等优质公共资源;另一边国定一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基础服务设施陈旧老化,外来人口聚集,但周边配套比较成熟。杨浦区最终决定由国定一社区实施破墙开门。
睦邻门的开启,现实需求强烈,但也有很多困难,首先是法律障碍,是否允许破墙开门?其次是资金难题,谁来提供资金?第三是主体难题,谁来承担责任?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民意难题,周边有居民有顾虑,会有反对意见,其次还有小的技术难题,两边高低不同,设计不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同时增加通行便利性,也带来了管理上的一些新增工作。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委派的两个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承担了两个社区居民交往融合的推动角色,经过几年持续的工作,让睦邻门顺利开启,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赞赏。
从国定一居委社区穿过睦邻门,左转20米左右,即看到了创智坊与国定一居委居间的创智农园。创智农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是一个街旁绿地,也是上海市第一个位于开放街区中的社区花园。这片区原来是社区开发剩余的“边角料”,如今变成了街坊邻里的自然课堂和休憩场所。创智坊社区居委书记陆建华带领大家参观创智农园,详细讲解了创智农园的设计思路及运作方式。
创智农园的农艺空间以都市农耕体验为主题,分设四块可供市民参与互动的农艺场地。这些区域大部分种植果树、香草、蔬菜和本土传统植物,旨在还原田园乡村的自然风貌,收获瓜果蔬菜。一米菜园区被分割为38块一平米见方的小场地,家庭或个人都可进行认领,并定期在专业植物导师指导下种植瓜果蔬菜;朴门菜园区是可持续农业实践的核心区域,这里有螺旋上升式种植台、钥匙孔式园圃等永续栽培设计实际案例,还有一个为农园提供种苗的小温室;互动园艺区和公共农事区是可供所有市民共享共建的“大众花园”,通过不定期举办夏令营、自然教育课堂、专业沙龙、趣味讲座、手作工坊等活动,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链接,以及人与人的互动。
师生最后还参观了创智坊睦邻中心,作为高端社区,创智坊睦邻社区的设施充满时尚气息,VR体验室、烘焙工作室、剪纸空间、议事室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供图:杜若男 李昀熹
供稿:曾纪茂
编审:冯苏苇